本次投票于北京时间2023年1月10日0时开始,于北京时间2023年1月30日24时结束。
本次投票仅限SID会员。当投票时,需对候选人投“赞成”或“反对”票,若投“反对”票,请填写您推荐的候选人。完成一个职位候选人的投票后,请点击“投票”按钮,即完成当前职位候选人的投票,并点击上方的另一个页签进行下一个职位候选人的投票。如果您对某一候选人的投票选择弃权,请跳过该职位候选人的投票。
针对一个候选职位,SID会员仅有一票。若同个会员账号对同一候选职位多次投票,多余的票数则视为无效。
现任主席候选人 下任主席候选人 财务长候选人 秘书长候选人 |
2023 SID北京分会现任主席候选人——张建华
张建华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担任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、上海市智能感知芯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、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。长期从事AM OLED及柔性显示、硅基OLED/LED与智能显示、氧化物TFT及柔性传感、高分辨显示装备等科技创新和战略规划。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,多项成果转化应用,2010年国内率先发布首款7英寸彩色动态AM OLED显示器,产学合作推出产业用高分辨显示光刻机系列产品,研制氧化物平板探测器并应用于新冠肺炎诊疗DR设备,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,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。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长江特聘教授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、上海市领军等人才计划支持。主办(联合主办)先进显示材料与器件等国际会议5次。
2023 SID北京分会下任主席候选人——彭旭辉
2006年加入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,曾任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,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,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、执行副总裁。
现任SID北京分会财务长,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,高级工程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获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、上海市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。
主持和参与了多项(20项)地方及国家科技项目,已申请发明专利81项,已获授权专利46项。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,其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取得多项突出创新成果,为我国新型显示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2023 SID北京分会财务长候选人——付东
付东,SID北京分会现任秘书长。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,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负责人,正高级工程师职称,获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称号。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,获物理电子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。从事显示技术研究开发30年,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“863”计划专项课题3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、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1项,申请百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,获2009年度、2017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。目前专注于高分辨率大尺寸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及工程化。
2023 SID北京分会秘书长候选人
杨柏儒,中山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担任SID 2023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总会议程主席(为SID北京分会(中国大陆)成立28年以来首次获选者)、中国ICDT 2020国际显示技术大会议程主席、SID 2017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柔性显示专业委员会主席、IDW日本显示学会Oversea Advisory Board成员、IMID韩国显示学会技术委员、JSID期刊副主编等数个学术职务。曾获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总会SID 2022、2016最佳论文奖,日本显示学会IDW 2019最佳论文奖,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总会SID 2021总裁表彰奖(President Citation),国际信息显示学会北京分会SID 2021、2022特殊贡献奖等奖项和荣誉。杨柏儒教授从事光电显示研究,在柔性显示与电子纸的研发成果已经进入产品化。发表SCI/会议论文100余篇,国内外授权专利40余项,主持86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/项目3项,并主编出版Wiley显示技术丛书E-PaperDisplays、教材《可穿戴光电显示科技》等显示技术专著。
2023 SID北京分会秘书长候选人
黄秀颀,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博士学位,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,高级工程师职称,现任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董事、总经理,SID北京分会副秘书长及中西区秘书长。曾任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、国家科技部“十二五”国家科技重点专项(新型显示专项)专家组专家、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,主持和承担科技部、工信部、发改委项目6项、省级项目3项。
在AMOLED领域,主持完成了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生产线的建设,研制出国内首款12英寸AMOLED TV样机和首款柔性AMOLED显示屏,陆续策划并参与了三条大规模量产线的建设和运营,总投资近千亿元,显示屏产品已在智能手机、穿戴等终端品牌产品上获得广泛应用。
在Micro-LED显示领域,主持完成了国内首条全工艺流程Micro-LED显示产线的建设,研制出中国大陆首款视网膜级Micro-LED可穿戴全彩显示屏、国内首款自主开发高端TV用Micro-LED拼接显示模组,并在全球首次采用25微米LED芯片。
已发表论文40余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240余件,荣获“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银奖”,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,受邀在国际产业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大会及特邀报告演讲22次。
2023 SID北京分会秘书长候选人
郭小军,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聘教授,副院长(分管科研)。2002年于吉林大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,2007年于英国Surrey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;曾在英国Plastic Logic公司(现为FlexEnable)从事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工作。2009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,面向发展更为友好的“人-机-环境”界面电子技术,研究相关核心器件技术(薄膜晶体管、传感、显示)、混合器件电路设计、异质异构集成、以及新型制造工艺模式。在相关领域的国际主流期刊上和会议上以第一/通信作者发表论文超过100篇,受邀国际学术会议报告超过20次。担任中国真空学会理事、SID-China副秘书长、IEEE TED/IEEE J-EDS等学术期刊编委、Flexible and Printed Electronics高级编委、IEEE电子器件学会理事会(BoG)成员(2021-2023)、“柔性电子与显示”技术委员会主席(2016-2019)、SID技术委员会委员、国际信息显示会议ICDT程序委员会共主席(2017-2019)等。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,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”、上海高校特聘教授(东方学者)计划以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,获得SID Presidential Citation Award (2018、2019)。
2023 SID北京分会秘书长候选人
廖洪恩博士、清华大学终身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。现任清华大学长聘评审委员会委员,医学院副院长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科负责人、副系主任。微创诊疗与三维影像领域专家。在医学影像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取得系列国际瞩目的重要成果,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微创手术治疗的立体空间透视导航,并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用肉眼即可观察到的具有5米以上图像纵深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。在包括IEEE Trans系列、Nature Photonics、MedIA等发表了340余篇国际期刊和学会论文、30余篇综述文章、360余篇会议摘要,合编著书籍15部,专利70余项。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获得国外30余项重要科学研究基金项目,以及另10余项合作项目。回国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多个国家级重点、重大项目,结题验收均为“优秀”。曾获国际医学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青年学者奖、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表彰等十余项国际性奖项。2017年获得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高科技奖“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”,2018年获“中国侨界贡献奖”,2019年被中国科协聘任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。受邀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、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、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、国家食药监总局创新医疗器械等评审专家、专家组组长。任国际医学生物工程联合会亚太区共同主席,亚洲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前理事长等职
2023 SID北京分会秘书长候选人
邵喜斌,男,研究员,1998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物理所,获理学博士学位, 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期间,赴日本东北大学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工作,“十五” 863计划平板显示总体专家组成员。2006年加盟京东方科技集团,历任中央研究院院长,国内第一条G8.5代线研发总监,现任LCD显示器件首席产品官,负责液晶显示相关产品和技术研发工作。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,被授予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(科技)、国务院特殊津贴、北京市年度科技庆典人物等荣誉。
邵喜斌博士一直活跃在企业的研发一线,为实现中国液晶显示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领导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多次获得美国SID “Best in Show”、“People Choice”、“Display Industry Award”等重要奖项,获国内外专利授权150余项、发表论文60余篇、出版显示领域专著2部。
|